“三会一课”是党内政治生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提升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有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三会一课”抓严了,每个支部组织生活才能“严”起来、每个党员管理才能“严”起来,从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党支部延伸,向全体党员覆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在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方面,“一个是坚持,一个是加强,一个是创新”。
2020年以来,贺州市把改善农村党组织“三会一课”列入基层党建“提质聚力”重点工作,在全市推行“三会一课”示范观摩活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质量的若干措施》等制度文件,创新做实“学、议、讲、做”四个关键环节,运用智慧党建云平台对“三会一课”进行信息化数字化跟踪管理,把“三会一课”推行成为农村党员“补钙壮骨”的补给站、上传下达的传感器、集聚民意的议事台、担当作为的主阵地。今年6月,贺州市农村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的经验做法在《中国组织人事报》报道推广。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吕松对智慧党建“一云三中心”升级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坚持“严”提升学习质量。针对农村党组织“三会一课”学习浅表化、碎片化、随意化现象,创新构建严密的学习制度链条,倒逼学习质量提升。严把内容关口,实行“第一议题”制度,明确“三会一课”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上级党组织有关会议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等,增强“三会一课”学习针对性。严格学习形式,规定党小组以交流学习为主,支委会以集中学习为主,党员大会以传达学习为主,设置中心发言、补充发言等环节,结合实际增加分析案例、观看视频、讨论政策等内容,避免学习敷衍了事。严抓学习成效,实行“一月一专题”学习研讨,围绕支部党建存在的难点问题、党员面临的工作实践问题以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涉农热点问题,组织党员开展交流探索,防止“三会一课”学用脱节。
注重“实”规范议事程序。实行党小组“一组双联”机制,即党小组组长联系户主会和理事会、党员联系群众,发挥党小组纽带作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实行村务工作议题表制度,在“三会一课”上以议题的形式梳理细化、逐级审议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结合“三会一课”建立“三有五必开”“一学三议”“会前征求意见、会后通报结果”等议事机制,让农村党员在参与议事中提升自豪感、强化责任心。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等村级重大事务纳入“三会”议事范畴,村级重大事项必须由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进行政治把关、审议通过后才能实施,强化党组织对农村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
贺州市在八步区美仪村召开“三会一课”现场观摩会
突出“活”讲好农村党课。运用智慧党建手段,创新党课讲授方式和授课内容,激发党课活力、实现党课作用。推广“开放式党课”,采用“讨论式”“答辩式”“点评式”等方式讲农村党课,破除农村党课“一言堂”弊端,使党课“好听”、党员“愿听”。主动适应农村党员需求,邀请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和基层党员运用新媒体讲“微党课”,运用小事例来阐述大道理,推动讲课主体大众化、讲课时间节约化、讲课手段多样化。开设“田间党课”,大力培养乡村本土党课教员,利用“土腔土韵”讲党课,让党课听得懂、传得远;组织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讲党课、送技术、送政策,全力助推乡村振兴,让党课讲得实、用得上。
贺州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巡回党课在昭平县平田村举行
紧扣“干”激励党员担当。积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全面提振农村党员担当作为精气神,有效破解农村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决而不行、行而不果”难题。实行党员设岗定责,在农村开设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卫生清洁、生活服务、治安调解等党员服务岗位,采取“一人一岗”或“多人一岗”的方式,组织党员认领岗位,履职尽责。创新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和积分管理,鼓励先进、鞭挞后进,做好农村党组织“三会一课”“后半篇文章”。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农村党员以佩戴党徽、红袖章等方式亮出身份,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钟山县为共产党员户统一发放定制门牌
守正创新,脱虚向实,贺州市农村党组织“三会一课”“升级版”已经破茧而出,完成了华丽蝶变,有效提升了农村基层的组织力。今年以来,全市61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三会一课”观摩示范点,各农村党组织共开展集中学习会2.8万余场次,讲党课8000余场次,教育党员27万余人次;通过“三会一课”讨论审议村务事项2900余项,收集意见建议4700余条,落实工作任务2100余项,整合资金3264万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47个,推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9272万元。全市广大农村党员都深切感受到,改革后的“三会一课”党味更浓了、趣味更多了、甜味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