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后,在家门口就能看病治病,我们老胳膊老腿的,再也不用天天跑江北的医院了。”贺州市八步区江南街道厦良社区居民杨宗文感慨道。
今年5月,贺州市八步区江南街道在原有的老中医医院附属护理院基础上,通过改扩建医疗用房、加大医疗器械投入、充实医务人员等方式,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填补了当地医疗服务缺口。
通过打造“15分钟服务圈”,贺州市着力破解社区党员群众集中反映的堵点难点问题,努力提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质效,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线上+线下”建好社区服务阵地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贺州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以步行15分钟距离为服务半径,在主城区内新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个、居民小区党群服务中心13个,设立“三无小区”党群服务站(岗亭)38个,合理划分党群服务中心(站)的服务范围,实现家政服务、综合维修、文化娱乐等需求不出小区,党务咨询、人才联络、养老助老等需求不出社区。
八步区老干部局联合中国银行贺州分行,到城东街道爱莲社区开展“学党史 办实事”暨“普及金融知识 守住钱袋子”主题党日活动。黄爽 摄
为了更充分地实现便民化服务,贺州打造“城事联解”大数据平台,设置党建引领、事件受理等八大功能模块,开发居民“随手拍”小程序,完善群众诉求、党员上报、街道派遣、社区办理等服务工作流程,构建开放、集约、共享的线上阵地。
“叮咚……”平桂区西湾街道专职化社区工作者周劲胜收到“随手拍”小程序的消息,打开一看,信息显示:“西湾电厂路排污管道堵塞,污水流到路面上了。”周劲胜立刻通过小程序上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5分钟后,清淤工作人员便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这种“居民吹哨、线上派单、党员报到”的“码上办”高效模式,赢得了居民群众的广泛认可。据了解,小程序运行以来,共发展注册用户2.2万人,落实专职管理员66人,解决乱停乱放、矛盾纠纷、卫生环境等方面的问题600多个。
“选任+招聘”健全社区专职化队伍
“小区内一棵高达3米多的古樟树被强风吹倒,压住了电线,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近期,贺州市城区接连暴雨,八步区八步街道光明社区新上任的专职化社区工作者、第三红色网格员林思雨接到大米厂小区楼栋长报告后,立刻联系社区党委,联合八步街道办城建所到现场查看情况,马上处理险情,并配合做好人员疏散和车辆转移等工作,有效保障了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以来,贺州市全面推行社区工作者专职化管理,以“内部选任+对外选聘”方式,选优配强164名专职化社区工作者;出台社区工作者专职化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责定位和“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并纳入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管理,在事业单位公开招录、招聘工作人员时,为社区工作者设置一定岗位比例。
此外,贺州还推行“1名处级党员干部挂点、1名在职党员干部脱产驻区”指导帮扶机制,通过以老带新、以上带下,帮助社区工作者迅速进入工作角色。
“平面+立体”完善社区治理“一张网”
“我们小区建于50至60年代,曾是典型的‘三无’小区,自从小区有了‘红色业委会’,实行自治管理,重新硬化了小区道路,划好了停车位,设置了门卫和保洁,还兴建了小广场,增添了健身设施,住起来舒心多了。”家住厦良社区水泥厂小区的江赣对社区治理的改善深有感触。
专职化社区工作者组织辖区内居民进行消防演练。甘勇 摄
为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贺州市深入实施社区网格管理提质工程,将综治、民政、城管、信访等各类网格整合成“寿城红色网格”,按照每个网格“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N名兼职网格员”标准,划分“寿城红色网格”133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527名;建立社区民警、街道党工委在职党员、专职化社区工作者分片联系网格机制,推动成立“红色业委会”104个,打造“红色管家”25家;建立社区、小区、楼道三级联络群70个,征集群众意见2600多条,由群主转发至信息化平台,逐项梳理落实,形成线上常态联系、线下精准服务的治理方式。
“订单+志愿”开展社区精细化服务
“感谢社区邻里互助志愿者团队的耐心调解,我纠结已久的矛盾纠纷终于得到解决,邻里关系越来越和睦了!”平桂区西湾街道文华社区居民张逊齐说起志愿者帮助调解其与邻居矛盾的事情,感激不已。
文华社区的“四点半课堂”上,志愿者组织儿童开展课外阅读。杨美花 摄
邻里之间有点小矛盾是常有的事。贺州市积极组建“邻里互助志愿小分队”,积极介入社区纠纷调解,以情打开心结,以理说服群众。
贺州推行“居民派单、网格接单、联动办单”社区订单式服务机制,建立完善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将群众需求细分成7类26项,打包分发给社区党员和专职化社区干部,制作在职党员社区志愿服务手册,引导在职党员、社工、志愿者等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除了成立广西首个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暨“阿宝”调解工作室,贺州还组建了“居家养老”“健康关爱”“漂亮阿姨”巡逻队等寿城红色志愿服务队101支,组织万名党员进社区(小区)开展服务4200多场次,解决群众困难问题1800多个。
“我们将坚持以‘小切口、大文章’的理念,通过实施万名在职党员进居民小区‘双报到、办实事’行动,深化拓展‘城事联解’工作法,持续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构建起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探索出一条符合欠发达城市发展实际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之路。”贺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邓婉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