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风采】林振玉:有多热爱,就有多震撼

时间:2021-12-14 08:31:00 作者:华鲁智达课 阅读:

“有多热爱,就有多震撼,”是她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语。因为热爱,无数次内心震撼,让自己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搬运工”,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快递员”。

今天,小编带您走进自治区党代表——富川瑶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林振玉的故事。

林振玉出生于文艺家庭,成长在瑶族地区,从小“瑶族文化”就深深融入她的血液。2006年,林振玉开始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精品创作以及群众文化等工作。15年来,林振玉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只增不减,常年扎根基层坚守文化阵地。

优秀传统文化的“搬运工”

“嘀嗒,嘀嗒,嘀嗒……”时间的指针已经指向下午两点,刚结束一个上午的排练,林振玉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水,便要马不停蹄的工作。她必须根据新的曲子,用一个小时谱曲、填词,好让队员们练唱。林振玉心里掐算着,还有三天就要登上《中国民歌大会》的舞台,给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2016年,林振玉和她的团队170多人带着瑶族蝴蝶大歌奔赴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歌大会》的录制。出发前,大家满心兴奋。可到了北京才知道,十天后要演唱的曲子并不是日常排练的曲子。而团队中大多数人都是原生态演唱者,没有乐理基础知识,新的曲子无歌谱、无歌词,这让大家一时难以接受。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就是必须要攻克“学唱难”这一关,否则,很有可能还没登上央视的舞台就得打道回府。

“你们要注意起拍、节奏、声音、流畅度,还要有感情。”林振玉拿着新谱出来的曲子和新填的词,耐心的和大家讲解,带领大家一遍又一遍的练唱。演出前的三天,她顶着沙哑的嗓子和大家共同奋战,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把歌曲唱熟,并顺利的带着队员们走进录音棚,拿下了歌曲合成。

“溜的西,啦的咧,蜡烛结蕊欧的咹的,溜的西,啦的咧,灯结彩嗯的咧……”瑶族蝴蝶大歌最终华丽亮相,在央视的演播厅内久久回荡,场面十分震撼。这一次,林振玉和她的团队成功的将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搬上了央视大舞台,让全国更多的观众所熟知。

民族团结进步的“快递员”

2019年的9月,对于林振玉和她的团队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她们要漂洋过海,带着瑶族长鼓舞和蝴蝶歌前往捷克斯洛伐克参加民间艺术节文化交流活动。这是一次民族的盛会,多个国家的民间艺术文化将在这次盛会上展示。

“号子不对,号子不对,喊得太软了……”这已经是林振玉带领着大家连续多天在排练芦笙长鼓舞了。这一次,她不允许有丝毫的懈怠,一定要在演出前实现质的飞越。

虽然芦笙长鼓舞对林振玉所带领的团队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但对于原生态芦笙长鼓舞的呈现方式来说,还是不够精益求精。原生态长鼓舞是依据芦笙吹奏和号子而旋转踏步的,号子喊得软了,步子就踏不起来。演出前十五天,在林振玉的带领下,大家不怕苦不拍累,反复打磨,重复练习,只为展示精品。

“欧喉,欧喉,欧喉,欧喉,欧飞,啧尼,秀呀,乌……”原生态芦笙长鼓舞演出惊艳全场。演出不仅向世界展示了瑶族文化瑰宝,更彰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与自信,同时,也增进了世界各民族间交流交融与团结进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实现“万人齐唱蝴蝶歌,万人共跳长鼓舞”是林振玉作为一名党员要走的“长征”,扎根基层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是林振玉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担当。

近年活动主要成就:

·2010年,林振玉演唱的《瑶族蝴蝶歌》,代表广西参加CCTV第14届青歌赛获团体优秀奖;

·2011年、2012年参加自治区群艺馆技能比赛声乐组均获二等奖;

·2016年、2017年、2018年创编的百人《瑶族蝴蝶歌》先后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歌大会》《中国森林旅游节》《魅力中国城》,并担任领唱;

·2018年,创编《流水欢歌迎客来》获第15届瑶族盘王节歌舞大赛金奖,并领唱;

·2021年,创编《流水欢歌迎客来》参加广西“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歌圩节,并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演唱。


上一篇:贺州市召开2021年市直机关党代表座谈会
下一篇:贺州市卫生健康系统举行“感党恩 跟党走”四史阅读分享会

版权所有 北京华财智达教育集团 京ICP备160536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