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持续推进机关党建嵌入基层治理

时间:2023-04-11 15:36:00 作者:华鲁智达课 阅读:

贺州市八步区举行“红色网格·板凳议事”现场观摩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在八步区江南街道点灯社区贺州市汽车大修厂生活小区先行先试,全部完成小区84户“一户一表”改造,建成一批党群服务中心、板凳议事角和文体设施,划定86个停车位,实现从“三无”小区到特色示范小区的华丽转变,探索出了“小区建支部、支部促管护、管护优服务、服务乐居住”的小区治理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贺州市坚持把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作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行“先锋力量·众治成城”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三年行动。以“双报到、双服务”为载体,深入开展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促进机关与社区党建互联,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小区、网格包保包联、共建共融,持续推进机关党建嵌入基层治理,将贺州市汽车大修厂生活小区作为样板,推行“三联驱动、三网联动、三化推动”的“三三三”工作机制,有效推进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提质升级,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联驱动健全运行机制

  

贺州市汽车大修厂生活小区(以下简称“大修厂小区”)建于2005年,因工厂亏损,企业濒临破产,致使小区长期处于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状态。为解决这一难题,贺州市委机关工委牵头,联合包联共建市直单位指导江南街道以“党建+N”模式,以“文明自治”为主题,建立健全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2020年,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目前业主委员会成员中党员占比达60%。2021年,大修厂小区党支部成立,在点灯社区服务群众项目支持下,小区党支部整合多方资源,将小区打造成集党史学习、文明宣传、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幸福家园。

贺州市以大修厂小区为样板,积极推动城市基层党建互联互动,运用“城事联解”工作法,健全“吹哨派单”机制,赋能市、区、街道、社区、小区的纵向“动力主轴”,推动构建小区治理共同体。

坚持党建引领,建立互联共建机制。推动建立“市直机关党组织+区直机关党组织+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的“五级党建”互联共建机制,牵头组织100个市级机关单位党组织到城区12个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先后与133个居民小区结对共建并签订“互联共建行动协议书”。每年由社区根据收集的民情民意形成需求清单,街道“大工委”负责整合辖区内人力、物力、财力和社会资源形成“资源清单”,共建单位从“需求清单”中认领服务事项作为计划项目报社区或小区形成“项目清单”。结合“主题党日”、党员志愿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载体,共建单位主持开展认领项目服务活动。通过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推动社区与共建单位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认领,实现了资源、服务、信息的共享,把辖区单位的职能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需求的工作势能。2022年以来,市、区两级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累计认领项目800多项。

坚持问题导向,建立联席协商机制。建立由居民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联建机关党组织等参加的小区自治联席协商机制,吸收小区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负责人、楼栋长、志愿服务骨干等,定期就小区出入管理、环境卫生、安全教育、民生服务等事项协商议事。推动街道社区党组织与区域内、跨区域单位党组织共建融合,探索建立以契约为纽带的党建联盟关系,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制定党建联盟章程,推动常态化、实质化运作。

坚持党员带头,建立联手牵引机制。引导报到党员和小区党员楼栋长带头落实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三亮”制度,联手牵引当好社情民意信息员、方针政策宣传员、便民服务代办员、文明新风倡导员、民主协商议事员“五大员”,并建立常态沟通和双向反馈机制,结合创城、创卫和疫情防控把问题化整为零。2022年以来,累计组织市、区两级在职党员4.7万多人次参与创城创卫和疫情防控等工作。

  

三网联动提高治理水平

  

步入大修厂小区,众多“和”字映入眼帘,小区9栋楼分别被命名为和安楼、和睦楼、和美楼、和润楼、和顺楼、和善楼、和泰楼、和谐楼、和悦楼,这些命名来自于小区居民自发组织开展的“楼栋命名我做主”板凳议事会。“在上级部门和社区干部的指导帮助下,我们召开了板凳议事会来共同管理小区,让老旧小区也有了文明有序的生活环境。”大修厂小区的居民古女士笑着说。 

板凳议事会作为大修厂小区居民自治的重要方式,由小区党支部党员、业主委员会成员以及楼栋长、居民代表等参加。小区依托板凳议事会,听取群众意见、收集居民诉求、讨论重大事项、共商解决办法,推动社区党支部、小区党支部和市直、区直共建单位等资源共享。截至目前,大修厂小区累计收集充电桩安装、化粪池清理、公共绿化带整治等10余项诉求,均通过共商共议、联动联解的方式予以解决。

在此基础上,贺州市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印发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规范事项准入,推动487个单位包保包联251个单元网格,选派226名处级领导担任第一网格长以及113名不再担任领导职务的职级干部和退休干部担任“寿城桑榆”网格党建指导员,持续健全“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格事尽知”的基层治理机制,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网格结对运作,建立一支网格队伍自我管理。围绕民情收集快一点、政策宣传近一点、互助帮扶深一点、纠纷调解细一点、便民服务暖一点的“五点工作法”,建立由“小区党组织书记+街道联络员+社区网格员+机关党组织指导员+物业工作人员+楼栋长+小区志愿者”组成的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做好应急处置和精细网格服务。

网络红色管理,拧成一条线上红绳自我链接。组建小区党员先锋微信交流群,深入开展“组织找党员”红色行动,将常住居民小区的机关在职党员、社区党员、各类组织党员纳入居民小区党组织,统一入群管理。充分发挥线上平台作用,发布党史红色教育、日常事项通知、惠民政策宣传、民生诉求倾听、线上互动议事等,打造线上“红色网络微治理”自治模式。

网约指尖赋能,打造一批智慧驿站自我受益。深入实施“红色物业”行动,推动市直、区直、街道、公司、社会“五方力量”下沉,建立“红色智慧物业”。在大修厂小区创建“党建引擎和美同行”小区党建品牌,打造居民入门刷门卡、小车充电“码”上办、家政服务线上约、网约快递送到家等集小区治理、居家养老、体育健身、托育休闲的智慧小区,实现从“三无”小区到特色示范小区华丽转变。

  

三化推动凸显乐居指数

  

贺州市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提高服务供给的优质化水平,推动服务项目清单化吹哨派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推动服务设施一体化,提升居民满意度。始终把政治属性摆在首位,在小区党群服务阵地设置“党员先锋站”“红色书吧”“网格工作室”等功能区,在小区内设置居民议事区、百姓说事点、志愿服务站(岗亭),满足居民乐居需求。目前,主城区的12个社区已全覆盖建有党群服务中心,建成一批小区(网格、商圈)党群服务站、公开栏等。

推动服务项目清单化,提升居民获得感。围绕“了解居民需求是什么、确定社区服务有什么、服务居民怎么做”,根据“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清单化吹哨派单模式,组织近万名党员到社区、小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办实事、解民忧,让居民结合自身需求选择活动项目,结合自身体验评价活动项目,实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响应、服务有成效,使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志愿者接单成为常态,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600多件。

推动服务功能多样化,提升居民幸福感。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急居民之所急、解居民之所困,通过党组织的号召力,以党组织建设带动群团组织建设,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建功服务队、医疗卫生服务队和文艺演出队等“红色志愿队”101支,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0多场次,为社区、小区居民提供公益服务,既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又提升了社区、小区的凝聚力。


上一篇:园区党建“链”起来!
下一篇: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版权所有 北京华财智达教育集团 京ICP备160536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