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贺州建设 | 党史中的清廉故事:省工委“办公楼”落成记

时间:2022-08-19 09:22:00 作者:华鲁智达课 阅读:

省工委“办公楼”落成记

1942年8月,以“难民”身份转移到英家隐蔽的钱兴,挑着一担锅头、菜碟、镰刀、锄头之类的东西到张赞周家暂住。为了迅速解决住宿问题,钱兴与张赞周的父亲商量着盖一间茅草屋。

其实,盖茅草屋并不容易,一是要茅草,二是要竹子,三是要木料。木料的问题好解决,张赞周家有;竹子的问题也容易解决,圩集上有卖,买回来就可以了;难的是茅草问题,山上有,但必须自己去割。因为钱兴是以难民身份出现,不能暴露自己知识分子的身份,暴露这个身份就等于暴露了自己的政治身份,所以,茅草问题必须要自己亲自解决,到山上去割。仅仅去割茅草是难不倒钱兴的,问题是英家这里的茅草不同于别的地方的茅草,别的地方的茅草生长在土岭上,而英家的茅草是长在石山上。石山上的石头长得也怪,石头的表面有许多锋利的石牙,好像一排排的锥子排列在那,不穿草鞋是不能踩上去的,当地的农民都是穿着草鞋上山割草。割草的第一天,张赞周有事外出,所以就叫两个弟弟陪钱兴一起去割草。由于张赞周的两个弟弟一时疏忽,没有给钱兴草鞋穿,钱兴就光着脚去割草,不到半天,钱兴的脚底就被锋利的石牙刺得皮破血流。钱兴是个高度近视的人,他怕被人识破自己“难民”的身份,所以不戴眼镜就出门割草了。没有戴眼镜,钱兴因为看不清哪些是草,哪些是荆棘,伸手过去就抓,很快手就被荆棘钩破皮,划出一道道血痕。晚上张赞周回来看见钱兴这副狼狈的样子,就劝他不要再去割草。钱兴坚决不同意,认为自己手脚虽然受了一点皮外伤,但是如果就此停下来,就有可能遭到旁人的怀疑,这样就有可能暴露身份,所以必须坚持去割茅草,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要想安全地隐蔽下来,付出一些小代价是值得的。

张赞周见钱兴的态度这么坚决,意志这么坚定,也就不再劝说。到了第二天,张赞周就拿了一双草鞋给钱兴穿上。这本是一片好心,没想到却害苦了钱兴,好事变成了坏事。由于前一天钱兴脚上的伤还没有愈合,穿上草鞋后走不到两三百步,伤口就被草鞋刺激流出血,草鞋染成了红色。怎么办?劝他回头不去割草是不可能的,张赞周只能带着歉意、慰问的口吻问钱兴:“脚是不是很痛?”钱兴反过来安慰张赞周,叫他不要把一件小小的事看得这么严重,自己能扛得住,不要紧张,安心去割草,把草割够了尽快盖房子。钱兴一边走一边与张赞周兄弟俩聊天,还拍着张赞周弟弟的肩膀,指着自己脚上的草鞋一语双关谈笑风生地说:“我们能够把那些白色的东西像这双草鞋一样换上红色那该多好!”

在钱兴同志不畏艰难的工作精神影响下,茅草屋几天就建成了。钱兴把爱人邹冰和刚满月的儿子钱参从王家纪的家里接来,一起住进茅草新屋里。新居落成,钱兴就在这里开荒种地、饲养家禽,隐蔽生活下来。这间茅草屋成了省工委的“办公楼”,来往的同志在这里向钱兴汇报工作,与钱兴研究工作。

故事简评:面临困境,不畏艰难,艰苦奋斗,不受环境好坏的左右,只要能够很好地为党工作,都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干部就要有牺牲精神,吃苦耐劳精神,乐观的革命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坚定的信仰。


上一篇:媒体聚焦 |人民网报道钟山县杨岩村揭榜招贤做法
下一篇:贺州市中医医院开展“双报到、办实事”行动

版权所有 北京华财智达教育集团 京ICP备160536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