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书记,多谢你帮忙,不然的话,我那两万多只鸡都不知道如何是好。”钟山县花山瑶族乡保安村十里坪温氏养鸡场负责人卢十二握着该村第一书记翁王富的手连连道谢。
保安村曾是深度贫困村,2018年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正在谋划巩固脱贫成果的翁王富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考”,他一边落实自治区农村疫情防控“十严格”措施,一边为当地群众排忧解难,既当疫情防控“守门员”,也当产业发展“指导员”。
带头奋战防疫第一线,与疫情“短兵相接”。给全村消毒、卡点值守、摸排人员、张贴公告、发放传单、流动小喇叭宣传......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翁王富提前结束春节假期,与村“两委”干部、党员干部齐心奋战,构筑起群防群治的牢固堡垒。
“刚开始我们都觉得,村里哪里来的病毒呀,这不是小题大做吗。”党员干部很热心,但村里部分群众却有麻痹大意的心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翁王富说:“这事关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一名党员和第一书记,我不敢停下脚步,更不能松懈。”经过深入细致的摸排调查和分析研判,翁王富和村“两委”干部确定“外防输入”为本村疫情防控的重点,通过在进出道路关隘设置疫情防控关卡测温点,竖起党旗、设立标识牌、拉挂横幅,对外地进入辖区人员、车辆进行劝导、管控,有效从“输入”端阻断疫情传播,严把疫情防控第一关。
“不串亲,不访友,呆家不要到处走;不聚会,不聚餐,红白喜事不操办;讲卫生,勤打扫,垃圾不要到处倒;听禁令,守法纪,不信谣来不传谣;……”为提高村民联防联控意识,翁王富还与驻村工作队员一起编了疫情防控知识顺口溜,用当地土话在村里来回广播,引导帮助村民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连日来,地处深山的花山瑶族乡一直阴雨绵绵,气温偏低,尽管如此,翁王富和其他党员干部依旧坚守在疫情监测防控点轮流值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任劳任怨、不畏艰辛,他们的努力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爱戴。“你们为了我们的安全在守卡,你们辛苦了!这是我一点点心意。”在一个下雨天,一位村民把面条和青菜放在值守卡点上,说完便匆匆离开了。
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为发展“保驾护航”。“很快就要断粮啦!”有一天,保安村十里坪温氏养鸡场的卢十二找到翁王富进行求助。原来,因疫情防控需要,钟山县所有村屯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重要的交通路口严控车辆和人员出入,卢十二养殖场的饲料开始“告急”,两万四千只鸡面临断粮的危险,而且这批鸡也即将出栏,如果运输饲料的车再进不了村,鸡场这个村集体经济的“钱袋子”可就鼓不起来了。翁王富了解情况后,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对鸡场产业路口开通“绿色通道”,确保饲料供得上和即将出栏的鸡运得出。为保障养鸡场的稳定生产,他还主动联系温氏公司技术员小黄,根据鸡场肉鸡长势实际情况,合理调度鸡饲料等物资,并密切做好技术指导。同时要求养殖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每日做好鸡场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物资配送员进入鸡场均要佩戴口罩并进行全面消毒,降低人员密度,人员交流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安排空栏期清粪、消毒、水电检查等各项工作,为下一批鸡的养殖工作做好准备。
人勤春来早,防疫春耕两不误。当下正值生姜种植的时节,村民们开始为春播忙碌了起来。“抢抓时机种好姜,注意身体防疫情,生产生活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保持一定的距离,生产重要,健康更重要。”翁王富边到田间地头了解种植情况,边通过流动小喇叭进行宣传。
以真情打动民心,用真心解决民忧。自2018年以来,翁王富共为保安村争取落地基础设施项目24个,投入金额800多万元。2019年,保安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贫困户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6.05%。“疫情防控战和脱贫攻坚战都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冲锋在前,想老百姓所想,不谈条件,风雨无阻。”翁王富坚定地说。(钟山县党员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