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创新基层党建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时间:2020-04-17 09:04:00 作者:华鲁智达课 阅读:

近年来,贺州市通过推进组织拓展、治理升级、服务延伸,促使基层党建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城市基层党建的整体效应,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抓党建聚合力,构建城市党建新格局

贺州市市、区、街道、社区分别建立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一沉到底的四级责任体系,明确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区委负责整体布局和指导推动,街道党工委负责统筹推进和抓好落实,社区党组织负责组织动员和服务管理,团结带领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落实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不断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区域内各项事务中的领导、统筹、协调功能,推动有3名以上党员的居民小区、商圈、楼宇等,100%组建党支部。目前,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86.55%,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91%。

市人民医院与太白社区联合开展党建联盟活动

实施党建联盟工程,强化党建融合,全市积极组建36个城市基层党建联盟,加盟党组织达156个,推动解决优化营商环境问题30多个、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问题260多个。

抓治理聚动能,助力城市管理升级

围绕城市社区治理的难点、堵点问题,贺州市实施社区基础保障、社区网格管理、社区智慧平台、社区精细服务“四大提质工程”。目前,各城市社区均已启动居民遍访,做到“三必到五必访”;划分了133个“寿城红色网格”,按照“1+1+3+N”模式配备专兼职网格员队伍。

运用“城事联解”工作法,聚焦综合执法、民生服务、应急处置等八大重点领域,将居民群众反映比较集中、街道社区自身难以解决、需要协调职能部门协同解决的事项,列入“城事联解”工作范围,解决120多个突出问题。

  

对“三无”小区活动场所进行改造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和“三无”小区治理难题,我市突出党建“红色引擎”作用,打造“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动员党员群众参与治理,建立健全小区共治体系。目前,主城区51个“三无”小区共成立“红色业委会”42个、“红色物业”8家。

抓服务聚民心,不断增进群众福祉

将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提高到20万元/年,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等资源,建设四级党群服务中心体系,把职能部门的服务窗口下移到街道、社区,推行“一站式”服务,打造城市社区“一刻钟服务圈”。近年来,全市筹集资金2000多万元,建设了碧桂园、点灯社区、文华社区等一批党群服务中心。

文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深化“双报到”制度,推动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建立“三张清单”(即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采取分类打包、认领指派的方式,共同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  

通过实施“践行初心、情暖寿城”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寿城益家”,组建“寿城红色志愿队”,开展公益伙伴日、司法信访调解、慰问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培育了“居家养老”“送医上门”“漂亮阿姨”等一批贴心的志愿服务品牌。疫情防控期间,市、区两级共选派1141名党员干部组建“寿城战疫专班”,共同参与社区联防联控。(徐敏 叶舒鉴 李施宜)


上一篇:打好“组合拳” 走稳“致富路” ——钟山保障贫困户农民工就业脱贫小记
下一篇:亮眼!黄洞乡创新农村党员积分管理

版权所有 北京华财智达教育集团 京ICP备160536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