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生态产业园党工委:以产才融合实现“三转”合力

时间:2020-07-22 15:26:00 作者:华鲁智达课 阅读:

贺州生态产业园(高新区)聚焦全力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坚持人才先行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路,依托贺州市新产业育成中心,以项目为纽带、以产业为导向,创新“项目在大湾区就近就地孵化、成果向贺州转移转化”的“人才飞地”,借力大湾区人才荟萃、科研水平领先等优势,积极探索“双招双引”新模式,不断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新经济新业态转移、高新科研成果转化,加速全力东融。今年上半年,实现招商引资内资到位资金14亿元,增长30.44%;园区企业实现总产值17.82亿元,同比增长35.72%。

祥云亿航公司1000架编队表演无人机下线仪式

一是聚焦精准引才,推动传统优势企业转型升级根据市里的相关人才政策,尤其是按照市里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人才飞地”的若干措施》(贺人才通字〔2020〕1号)精神,支持传统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加大科研力度,以生态和高新“双面绣”,鼓励园区企业通过“技术联姻”等方式,加快整合粤港澳大湾区智力和创新资源,构建“没有围墙的研究院”,推动园区正润日轻、正润新材料、桂东电子、吉光电子和超超新材、通号装配式建筑、广西建工新型装配式建筑等企业转型发展、转换动能。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8.27亿元,同比增长30.45%。目前,园区企业已建立研究院、研发中心等11家,推动铝电子和新材料等传统产业实现产值5.31亿元,同比增长32.4%。

贺州通号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二是聚焦做大产业,推动新经济新业态转移。按照“引进一名人才,带来一个团队,落户一批项目,发展一个产业”的思路,继续与深圳中国科技开发院、深圳中美联合研究院、上海张江创投有限公司开展合作,依托深圳、上海和贺州三个育成中心,通过引入、孵化、资源合作与重组等方式服务产业项目,主动融入深圳科技产业创新链条,引导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项目转移落地贺州。目前,先后引进软视科技、中生·穿越智慧浆云、一曜生物、普唯尔科技、纳贝食品、亚联抗体、双展科技、曼森生物、卡本医疗、小鹰700飞机总装等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项目(企业)26家,今年上半年,园区新经济新业态实现产值11.137亿元,占园区产值82.99%,其中一曜生物、中生·穿越智慧浆云、双展科技、天微电子等7个项目列入自治区“双百双新”项目。

贺州市引进的博士

三是聚焦“飞地聚才”模式,推动高新科研成果转化。以打造科技研发、创新创业、招才引智、科技孵化和人才培养等平台,集聚深圳、上海等地高端人才、丰富资源和大量资金,形成人才成果转化的完整链条,以项目聚人才、以人才引项目,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高度融合。截止6月底,先后引进庄贤韩博士、黄龙博士、周辰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郝玉有博士、黄海明博士(加拿大籍)等30多名高层次人才。上半年,新签约项目合同5个,投资额达58.5亿元。特别是在今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针对国内口罩、体温枪等防疫物资短缺的紧张形势,园区充分发挥“人才飞地”平台优势,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和研发力度等,引进了惠众、威博狮等医疗器械生产项目,总投资达2亿元人民币,并在短短的20天时间内建成投产,为缓解疫情防控物资供应压力、确保我市顺利复工复产工作作出应有贡献。

 


 

 

 


上一篇:贺州市卫健党工委:“三管齐下”激发民办医院基层党建提质争先活力
下一篇:钟山县、富川县《红色传奇》进校园系列活动启动

版权所有 北京华财智达教育集团 京ICP备160536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