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平桂区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大力实施“共建、聚力、扶智”三大工程,助力土瑶聚居深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共建”工程,打造党派助力新平台。搭建5个基层民主党派、平桂区新联会与土瑶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友好活动平台。通过开展一次座谈会、办一件实事、召开一次集中学习会、慰问一次贫困群众、开展一次民情社意访谈、一次社会服务活动等“六个一”活动,引进慈善公益项目、引导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140多万元,组织开展健康义诊等活动200多次,服务土瑶群众超2000人次。探讨“旅游+扶贫”模式,围绕“全域旅游”“土瑶风情游”“民族团结”等主题开展以及全域旅游活动调研2次。组织各民主党派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调查研究86次,协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和问题60件。
实施“聚力”工程,打造社会扶贫新阵地。在沙田镇狮东村打造民族“同心”基地,投入90万元新建瑶绣、竹艺编织等“扶贫车间”8个,举办瑶绣、竹蔑编织等各种免费技能培训班20多期,吸纳就业人口150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650多人。统战、文旅、扶贫等部门投入1.13亿元联合打造狮东村大冲扶贫移民搬迁博物馆与少数民族原住居民建筑风貌保护区等民族特色旅游产业集群,已吸引游客超2.65万人。大力打造以天洲茶叶、华博生态农业等为代表的非公龙头企业助力脱贫攻坚示范基地,引进两岸知名茶业专家12名,解决贫困群众就业2497人。30家民营企业与6个“土瑶”村结对帮扶。启动“千企扶千村”现场募捐及扶贫茶叶义卖活动,300多家企业义卖扶贫茶叶2万多斤,累计募捐资金1400余万元。
实施“扶智”工程,打造特色教育优资源。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幼儿园、中小学校引进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98套,物资价值累计达556.4万元;向上级争取民族学校专项资金10525万元推进平桂区民族学校建设,预计2020年秋季学期招生开学。在文华学校设立瑶族特色班并实现“双语教学”,招收土瑶学生805名;民建广西区委推动设立“思源●扬帆班”,为100名贫困学子提供教育资金支持28.8万元。实施“情系土瑶人才回归”计划,定向培养教师15名,选派13名优秀教师进少数民族村任教,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素质能力。(李翠华 曾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