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市聚焦深度、极度贫困村特别是土瑶聚居村,在产业扶贫方面下真功夫,创新土瑶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新思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加快幸福乡村建设。
土瑶分布于大桂山东段余脉即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金竹、新民、狮东和鹅塘镇明梅、大明、槽碓6个行政村的24条山冲之中,是我市贫困程度最深、最难啃的“硬骨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市着力在扶贫产业培育、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实现了产业扶贫的全覆盖。其中,在土瑶聚居村创新实施“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产业发展思路。目前累计种植优质茶叶8177亩、大肉姜3783.99亩、杉树8.1万亩。
同时,我市还加大投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全市投入5700万元完成50个基础设施项目,2019年投入超1.3亿元,推进106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如今,土瑶地区与外界联通的3条通道已建成通车。2017年底,6个土瑶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50户5354人,贫困发生率为51.73%;现在3个土瑶村、863户5075人实现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4.5%。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解决贫困户就业难题,近两年,我市探索以“公司+基地+工厂+农户”为一体的扶贫车间产业链,目前已累计认定就业扶贫车间321个,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3461人。如今,全市6个土瑶村都建有黑茶加工、瑶绣、竹编等扶贫车间,并引进企业投资建成冷库26间,形成“冷库+大肉姜”的保值增值产业链,户均增收1.5万元。投资445.6万元建成平桂区扶贫产业农产品销售中心,有效解决土瑶地区农产品销售难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让好山好水变为好光景,我市创新土瑶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新思路,打造土瑶风情旅游发展基础设施项目,在狮东村大冲寨打造土瑶风情旅游和民俗博物馆,同时还启动了鹅塘镇大明村山顶“明梅顶”瞭望塔的开发。曾经人迹罕至的深山瑶寨如今变成了景色优美的乡村旅游景点。
为着力改善乡村风貌,我市推出《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三清三拆”的村庄近1800个,拆除农村危旧房6500多栋,共建成95个市级精品示范村,农村新型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在全区推广。
据统计,目前全市已累计实现248个贫困村出列,30.41万名贫困群众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66%。5个贫困县(区)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了从贫困县全覆盖到贫困县全摘帽的历史性转变。(周自金 叶莹 黄松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