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2020年我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2544.5万元,比2019年的总收入7350.28万元增长70.67%。全市74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目标。其中,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有258个,2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有83个,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有22个,全部完成自治区年下达计划任务数。
2020年初,我市在市级层面成立了基层党建“提质聚力”工作领导小组,从市县两级抽调30多名精干力量组建5个市级工作专班,指导和推动各县(区)全覆盖组建专班,对全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有效地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各项工作落实。
同时,我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整合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粤桂协作帮扶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打造了5个市级集体经济(示范)产业园和5个县级集体经济产业园;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园区建设相结合,累计建成标准厂房超百万平方米,培育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就业扶贫示范车间,有效推动就业扶贫车间带贫减贫与村级集体经济质量效益“双提升”。
此外,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市认真分析、逐村研判、因村施策,第一时间采取多种有力措施积极应对,迅速调整集体经济项目2个,及时做好受政策影响的竹鼠、蛇等养殖项目的调整工作。对于因疫情影响造成收入存在困难的村,市本级下拨524.3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同时撬动县级配套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组织实施一批“短平快”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将集体经济参与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项目的农产品同步纳入“消费扶贫”范围,有效缓解疫情对集体经济的影响。(吴显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