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贺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坚持高点定位、高标谋划,制定各项工作方案,明确具体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截至3月20日,全市实现所有县(区)、市直单位、乡镇(街道)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贺州市在落实好中央、自治区党委“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贺州实际创新设计好“自选动作”,用“心”促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用“心”谋划系列活动。贺州在党员心声大家谈、党史故事大家讲、党史知识大家答、红色歌曲大家唱等活动中,融入党史知识在线考试、机关主题音乐党课、征文比赛等活动,并用心谋划开展好党史文献大家学、党史经典大家诵、《红色传奇》大家传、红色电影大家看、学习强国答题大挑战等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既有“谈”“讲”“诵”“答”“唱”“听”等听觉活动,又有“看”“学”等视觉活动,还有“比”“评”“写”“考”等各式活动,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图为主题实践活动现场。记者:龙丽萍 摄
用“心”选准自选动作。贺州市把“学党史 强作风 开新局”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的自选动作,围绕乡村振兴和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建设“两大主战场”,策划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学党史、强队伍,建设平安贺州”“‘湾企入贺’项目落地服务”“政务服务窗口‘服务质量提升’”“化解信访积案”“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廊道”六大专项行动,组织引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赶超超越、全力东融、高质量发展等十个方面争当表率、担当作为、建功立业、开创新局。
用“心”抓实为民服务。贺州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各地各部门建立为民办事项目清单、事项清单“两个清单”;推进社保惠民、健康惠民、教育惠民、文化惠民、水利惠民、安居惠民、农补惠民、生态惠民、巩固脱贫攻坚惠民和科技惠民“十类工程”;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推动“千人帮扶”;组织党员进农村、企业、社区,实施点单式为民服务,实现“万个微心愿”,切实解决一批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用“心”开展扎实推进。贺州市坚持因地制宜、强化分类指导,支持和鼓励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把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一是学研之风逐渐浓厚。3月16日,贺州市专家教授为市四家班子领导和市直部门主要领导作《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专题辅导。贺州市通过编纂一批党史著作,建立一批党史教育基地,建立一批党史国史宣传教育基地,推出一批党史系列报道,结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建党百年党史系列宣传活动,推出《贺州红色故事》《贺州改革开放口述史》等系列报道,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二是地域特色初步形成。贺州市八步区结合“三会一课”,创新推出“党史教育日·党史教育时”常态式教育活动,发挥流动“大篷车”作用,开展“党史宣讲 送学上门”“移动党史馆 民情直通车”等点单式培训,将党史教育免费送到党员群众家门口。钟山县、昭平县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教学,完善“党史教育馆”和广西省工委旧址纪念馆等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干部瞻仰参观中共广西省工委纪念园(广西省工委历史博物馆)、广西省工委秘密招待所等革命遗址遗迹,开展“打卡红色教育基地”活动,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初心使命。富川瑶族自治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活动,推出学党史“三字经”、讲授古城起义等“个性化课程”,教育引导孩子们学党史感党恩、守信仰勤学习,同时将党史融入瑶族山歌,打造了“山歌颂党恩”传唱歌曲。平桂区全力以赴推进全力东融、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切实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急难盼”问题。(叶思远 廖朝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