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厚爱 监督有力 ——我市强化村“两委”干部监督管理扫描

时间:2021-05-12 08:37:00 作者:华鲁智达课 阅读:

不久前,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乡下湾村、昭平县黄姚镇北莱村喜获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是由司法部、民政部通过对村级组织法治教育开展情况、村务管理规范是否有序和矛盾纠纷调处是否及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产生的。”昭平县黄姚镇北莱村党总支书、村委会主任张德禄表示,荣誉的背后,离不开组织对村“两委”干部有力的监督管理。  

加强村“两委”干部监督管理,定规矩、划红线、抓考评是关键。今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抓好新一届村“两委”干部监督管理工作,通过建章立制抓管理、细化清单抓监督、聚焦日常抓考评,有效激发村“两委”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建制度立规矩  

昭平县黄姚镇篁竹村原党总支书黎朝南没有想到,自己会因为没有正常坐班,而被县基层党建“两随机”通报。  

“组织生活不规范不正常”“未履行好抓班子带队伍职责”等问题,一度让基层很头疼。这样的村“两委”干部让组织部门着急、让村民失望,但碍于并未违法违纪,除了列入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进行整改,或在换届时进行调整,似乎别无他法。  

而如今,这个“老大难”问题在我市有了破解之道。我市制定出台村“两委”干部管理办法,从工作职责、教育管理、考核奖惩等8个方面规范村“两委”干部行为。  

我市加强精细化管理,分别明确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党组织副书记、其他“两委”干部的8项、4项和3项主要职责;加强日常管理,制定村(社区)“两委”干部值班办法,将领取基本报酬的村“两委”干部全部纳入值班范围,规定值班职责和坐班时间,严格请假审批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推动村(社区)“两委”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以会代训、巡回党课等多种方式,强化村“两委”干部规矩意识、纪律意识。目前,全市全覆盖培训村“两委”干部8375人次。

定清单划红线  

村集体债权债务、村级财务收支、国家财政各项惠农补贴、上级拨款、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等,必须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布,同时在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上进行公布……如今,我市的748个村,已规范完整地把村级财务状况“晒”出来。  

在今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前,我市各县(区)迅速成立61个工作组,对全市748个村全覆盖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工作。  

“过去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监督缺位,如今通过清单式监管,村级财务规范多了。”八步区桂岭镇大庆村监督委员会主任冯爱芝说。  

加强村级事务管理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规范村“两委”干部用权的重要保障。我市制定村级组织权力运行清单,从民主议事决策、村务管理、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等6方面明确18项运行要求,确保村务管理服务公开透明;制定村级财务管理负面清单,在账户账册管理、资金使用审核审批、收入支出事项管控等方面划出31条“红线”,重点规范公共资金使用、村级接待、“白条入账”、补助发放等事项,促进村“两委”干部干净干事。  

同时,我市用好巡察、审计利剑,将村“两委”干部履职情况纳入巡察、审计范畴,定期不定期组织纪委、财政、组织等部门对村级权力运行、财务管理等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突出问题。

重日常抓经常  

严在日常、抓在经常、管在平常。我市出台村“两委”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日常考核占比60%,年终考核占比40%;坚持组织考评与民主测评并重,每季度由乡镇党委和镇直单位对照量化考核评分细则,对村“两委”干部履职情况进行评分;在党员积分管理中将村“两委”干部单列,由党员和群众代表对村“两委”干部履职表现进行评分。  

“我们对群众满意度低于90%、被黑榜通报批评、工作材料迟报漏报、连续两年没有参加过星级评定的村级党组织给予减分,并列入村级党组织整顿库。”平桂区羊头镇组织委员徐潇霞表示,以“积分”形式量化考评村“两委”干部日常工作表现,有利于督促提醒、有效调动村“两委”干部的积极性。  

昭平县昭平镇每季度开展“红黄旗”评比,对于整体表现优异的村(社区)“两委”授予“红旗”激励,对表现滞后的予以“黄旗”警示,并将季度“红黄旗”评比与村“两委”干部个人年终实绩奖励挂钩,有效激发村“两委”干部荣誉感。  

强化考评结果运用,让监督更加有力。我市将获得优秀、称职、基本称职等次的村“两委”干部年终实绩奖励标准分别按核定基数的120%、100%和80%发放,并将考核结果运用到评先评优、定向招录、选拔任用等工作中,激发村“两委”干部干事创业动能。今年,全市共有3名村党组织书记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何雪 陈秋妮)


上一篇:2021年贺州市万名在职党员进小区“双报到、办实事”行动暨“城事联解”大数据平台正式启动
下一篇:贺州市委书记林冠调研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

版权所有 北京华财智达教育集团 京ICP备160536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