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贺州市召开市级教育卫健系统党建工作座谈会。会议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学习贯彻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教育卫健系统下一阶段党建工作。
△贺州市召开市级教育卫健系统党建工作座谈会
会议指出,全市教育卫健系统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认真履职尽责,敢于攻坚克难,用新发展理念统一思想,用创先争优激发活力,在服务大局中积极主动履职,在“战疫”“战贫”大考中有效发挥作用,党建工作的政治属性充分彰显,组织优势充分发挥,组织力量充分释放,疫情防控、复学复课、控辍保学、健康扶贫、基础教学研究、医疗基础服务等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20年全区民营医院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
△座谈会现场
会议要求,做好今年教育卫健系统党建工作,要突出抓好五个方面建设工作。一是突出抓好政治建设。要把握政治属性,强化政治引领,扎实做好党员和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每月至少组织1次政治学习,引导干部职工增强政治认同。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建立和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院长)负责制,制定公立医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健全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经常性沟通制度,强化公立医院党组织领导地位。建立健全中小学校党组织议事决策机制,明确和细化党组织职责职权。二是突出抓好组织体系建设。要加大组建力度,坚持“党支部建在一线”,将党组织组建与学校办学教学、医院医疗服务等相结合,根据学科组、内设科室及工作特色设置党支部,做到“应建尽建、能建快建”。要抓好工作覆盖,对于暂不具备组建党支部的学校、医院基层单位,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挂钩指导、组建群团组织等方式,实现党的工作覆盖。要优化组织设置,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后进)党组织排查整顿,推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医院党组织建设均衡发展。三是突出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要抓实带头人队伍,健全完善学校、医院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培养选拔、教育培训、考核管理、激励保障等机制,深化“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打造一支党建强、业务强的头羊队伍。要抓好党员发展,加大教育、卫健系统党员发展力度,在坚持标准、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扩大学校、医院党员队伍规模。深化实施“双培养”计划,着力壮大党员队伍。要认真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四是突出抓好行德行风建设。要从严从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严格执行师德“七条红线”和“十项准则”要求,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纳入教师教育培训课程,作为教育考核的核心内容,作为职称评定、岗位聘用、评优评先的首要标准,定期评比表扬师德师风标兵,引导教师恪守职业道德,自觉为人师表,以良好师德师风带动学风校风。要把医德医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完善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健全医德医风考核评分标准体系,建立医德医风档案,将医德医风建设纳入医疗卫生诚信体系,严格实行医德“一票否决”制,将医德表现与医务人员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优评先和定期考核等直接挂钩,定期选树“业务标兵”“健康卫士”“最美天使”等优秀医务工作者,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重品行、修医德、铸医魂、精医术,不断提升医院服务品质。五是突出抓好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要在健全完善政策体系上持续发力,切实提高政策“含金量”,加大对乡镇教师“校管县聘”和乡镇医护人才“县管乡用”改革试点力度,从管理体制上促进人才资源科学配置和合理流动,切实解决基层一线引才难、留才难问题。要在搭建招才引智平台上持续发力,善于借智借力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教育和卫生医疗人才资源。要在加强人才培养上持续发力,坚持靶向攻坚,重视人才培养,积极组织教育卫生专业人才参加业务进修和继续教育。要在强化人才服务保障上持续发力,加大对基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基层人才评价机制,着重以工作实绩为标准,解决好乡镇人才“奔头”和“盼头”的问题,打通乡镇人才“上”的通道。实行乡镇教育卫生人才动态管理机制,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
△座谈会现场
市教育局、市卫健委、贺州职业学院、贺州一高、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6家单位在会上作交流发言。(陈秋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