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百花争艳、春意盎然的时节,平桂区沙田镇狮东村大冲瑶寨万山披绿,流水淙淙,一排排特色民宿被春雨“洗”过之后,焕然一新。
3年前,大冲瑶寨的许多房子还是破破烂烂的木板房。对此,贺州市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联合当地党委、政府将脱贫攻坚危房改造工作与乡村风貌改造提升工作相结合一同推进,邀请专家对大冲瑶寨建筑结构特色、装饰特色进行研究,并根据地形对整个瑶寨进行了改造。目前,大冲瑶寨的15户旧房完成修缮,并新建了10户28间特色木板房。瑶族群众的住房安全不仅得到了保障,整个寨子也如同化了妆,变身为“网红村”。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作为市住建局主要负责全市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二层机构,始终把住房安全有保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帮助9.77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9.35万贫困人口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全市住房安全保障达标率100%。
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为确保贫困户都住上安全房,市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核实工作,通过主动申报与现场排查相结合、安全评定与专业鉴定相结合、“以人找房”与“以房找人”相结合等方式,对全市贫困户住房安全情况进行摸排,将符合条件的危房户纳入改造范围,不让一户贫困户掉队。
2020年3月起,市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和全市66名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师下沉乡镇、村屯,重点对贫困户居住的生土结构房屋、砖木房屋、木结构房屋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前建设的砖混房进行住房鉴定,在1个多月时间内完成了2万多栋住房鉴定工作。
骆珊就是参与住房鉴定的工作人员之一。“我和其他两个同伴负责昭平县五将镇的住房鉴定工作,有些老房子坐落在山腰上,行走过程中随时可能遭遇泥石流,爬一座山才鉴定一座房屋;有些在江边,没有桥就只能划小船渡江。”恰逢雨季,骆珊和同事们每天跋山涉水,她直言:“我们真是太拼了!”
市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还推动实行市、县、乡、村四级挂图作战,指导各级通过数据统计,分析问题症结,精准对症下药,确保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市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以每半月通报约谈后进、实施红黑榜制度、挂点督战等方式,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压实各级工作责任。两年来,市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走遍全市57个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与基层共同分析短板、商讨对策,提出合理化工作建议,推动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各项政策有效落地。让极贫户“拎包入住”
李长法是平桂区羊头镇的脱贫户。一家4口人中,他和妻子以及大女儿都身患残疾。在2020年7月以前,他们一家人住在老式青砖结构的祖屋里,而如今,他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装配式建筑新房里。
原来,在2020年6月的雨季中,由于雨水侵袭,造成了李长法的房子出现了多处裂缝,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经上报后,市村镇建设服务中心选派了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勘察鉴定,最终该房屋被认定为D级危房。
正当李长法一筹莫展的时候,帮扶人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市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组织建筑业爱心企业捐赠装配式农房免费提供给贫困农户使用,通过审核的贫困户不用花自己的一分钱就可以入住。”
在提交申请并获得批复后,2020年6月,李长法的新房开始动工。历时2个多星期后,60多平方米的新房就建成并投入使用,李长法一家顺利乔迁新居。
据了解,为进一步解决贫困户因故不能进行危房改造的难题,市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发动建筑业联合会、建筑单位、房地产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住房保障工作。2019年,我市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共筹措120多万元,支持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2020年,我市建筑业企业共捐赠81套装配式农房提供给住房安全不达标、困难、无自筹能力的贫困户免费使用,让他们真正实现“拎包入住”。同时,市村镇建设服务中心通过推广统建、代建等危房改造模式,动员施工企业无偿提供设备、施工人员援建等方式,着力帮助贫困户解决建材难运输、工匠难聘请、劳力难组织等问题,让2000余户极度贫困户实现了安居梦。
此外,市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还指导县(区)实施差异化补助机制,将资金向特困户、自筹能力差的贫困户倾斜,对确无自筹能力的实施兜底保障。
把忧居变成优居
涝溪村是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最偏远的极度贫困瑶族村,几年前,村民的住房还是以木质结构为主。如今,走在村里,映入眼帘的房屋大多都是水泥房。据统计,涝溪村近年来共有234户农户通过危房改造住进了新家。
“天上下大雨,家里下小雨。”以前每到雨季,蒋小梅和家人都会担心房子的情况,房屋倒塌的风险让他们寝食难安。2020年,蒋小梅一家拆掉了开裂漏水的旧木屋,并通过危房改造政策,于当年5月住进了新家。“住进新房子后,下雨天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生活也更有奔头了。”蒋小梅开心地说道。
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让贫困户住上安全房关乎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市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住房安全保障战役不能用一套模式、一种打法,必须采取非常政策、非常措施、非常力度,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才能确保实现‘贫困人口不住危房’的目标。”
为此,市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先后多次对全市所有贫困户住房开展住房安全评定工作,部署各县(区)开展危改拆旧、“贫困人口住危房”防控、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户户过关”、因灾受损农房动态管理等专项行动,建立危改未拆旧房、因灾受损农房和风险点预警户等清单,健全分级巡查、预警户专人监控和常态化抽查等机制,实现对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多轮次、多层级、全覆盖式动态监控,巩固提升全市住房安全保障标准质量,真正让贫困户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春已至,万物苏,全市29万脱贫户的安居之梦在今朝达成。(欧阳利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