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阴雨天气,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赖永雄的双脚便会隐隐作痛,走起路来十分艰难。1995年,从柳州牧校毕业的赖永雄被分配到了灵峰镇,当时的灵峰镇没有兽医站,工作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身体残疾的他并没有被种种困难吓倒,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在一间废弃的松香厂建起了兽医站,结束了灵峰镇无兽医站的历史。
赖永雄在给刚生下来的小猪仔打疫苗
1999年,赖永雄向上级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申请,于2001年建起了设施完善的兽医站大楼,大楼有配套完善的会议室、办公室、检验室、牛改室、兽医室,为灵峰镇渔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2019年,他依托贺州市总工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等优势,创建了“灵峰镇赖永雄人才创新工作室”,以科技为依托,以人才为中心,大力开展灵峰镇楼利黄牛特色养殖推广示范。
赖永雄在诊治动物疾病
一个人一个站,赖永雄始终扮演着动物防疫员、动物检疫员、家畜繁殖工、科技推广员等多种角色,做好畜牧水产发展、动物防疫、牛品种改良、科技推广服务等工作。在他的努力下,灵峰镇多年来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参加工作26年,他累计为省际边界群众免费举办科技培训班139期、现场培训256期,推广新品种8个、新技术21项,提供免费技术咨询14.2万人次,诊治动物疾病9.1万例。
1996年11月的一天,天下着蒙蒙细雨,灵峰镇爱群村大冲组的村民夏德斌到兽医站求助,说他家有头母黄牛难产,情况十分危急。赖永雄二话不说,立即骑上自行车赶到农户家中去。凭着精湛的技术,他小心翼翼地将小牛拉了出来,母牛得救了。他的服务和技术因此“一炮而红”。
2017年,与灵峰镇相邻的广东省怀集县岗坪镇太原村村民郭振洪,高价买来了一头怀孕9个月的杂交母黄牛,母牛临盆之际,却突然得病。由于用错了药,小牛胎死腹中,死了的小牛虽然被当地兽医拉了出来,但胎衣却留在了母牛体内,兽医连续救治了4天,胎衣依然没有出来,母牛奄奄一息。心急如焚的郭振洪拨通了赖永雄的电话,接到求助电话的赖永雄当时正在百里之外的八步城区办事。
赖永雄在小心翼翼地将小牛犊拉了出来
牛是农民家中的命根子,赖永雄不敢有半分钟的耽搁,马上搭车往郭振洪家中赶去。经过诊断,他立即对残留在母牛腹中的胎衣进行了处理,坏死在母牛腹中的胎衣恶臭难闻,很多围观的群众都忍不住呕吐了,而他强忍着恶臭,把胎衣取出来,然后对母牛进行了清洗消毒、打针治疗,当晚母牛就能站起来吃草了。后来,郭振洪又特意请赖永雄为那头母牛进行牛人工授精,再经过9个多月的孕期,那头母牛顺利产下了健康的小牛犊。
因百里救急,跨省救牛,为群众挽回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赖永雄的工作在“两广”周边乡镇得到了很多群众的认可和称赞,找他给牛治病的村民也越来越多。
赖永雄向群众宣传动物防疫政策
“群众的需要和满意,就是我工作的动力。”赖永雄作为农村基层技术型党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广牛的杂交改良技术,助力农民脱贫致富。灵峰镇爱群村村民梁培磁以前是贫困户,东奔西闯多年都没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致富路。赖永雄得知情况后,便引导鼓励他养殖优良杂交母牛。在赖永雄的技术指导下,梁培磁首次购买了7头杂交母牛,一年后就获利2万多元。尝到甜头的梁培磁开始加大资金投入,专门养殖优质高产肉牛品种,每年出栏肉牛200头以上,成了当地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典型代表。
赖永雄通过引导灵峰镇养殖户组建灵峰镇养牛协会,带领当地的群众发展产业,并利用协会平台,帮助群众解决技术和销售的问题。养牛协会于2015年获得广西“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2016年获得“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单位称号。
赖永雄到养殖场了解牛产业发展情况
坚守农村基层工作26年,赖永雄几乎走遍了灵峰镇周边两广省际边界的土地,用科学知识和技术造福两广边界群众,用勤劳的双手和出色的技术弘扬了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敬业精神。因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荣获广西牛品种改良十佳技术员、广西优秀牛人工授精技术员、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贺州市水产畜牧兽医系统先进工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广西自强模范、广西水产畜牧兽医系统十大创先争优先进人物、贺州市优秀共产党员、贺州市敬业奉献模范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