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成绩单,见证了组织工作的贺州担当

时间:2021-07-19 09:33:00 作者:华鲁智达课 阅读: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也是最忠实的记录者。按下党的十八大以来贺州市组织工作的回放键,展现着组织工作的累累硕果,见证了组工干部的默默奉献:首创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制度并在全国推广,建立四项预警机制加强干部政治监督获得中组部肯定,打造“人才飞地”推动产才融合得到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批示肯定……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我与贺州共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高扬全力东融主旋律、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战场,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一份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推动贺州高质量发展的靓丽答卷。  

 

 

固本铸魂凝党心

理论滋养初心,思想引领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组织系统始终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从严从实推动党员教育管理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实施“政治引领”工程,扎实开展“党员进党校”三年行动,高质量举办各类培训班461期,实现全市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坚持抓常抓长,积极打造党员教育云基地、智慧党建“一云三中心”,推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一网覆盖”“同网管理”。突出知行合一,大力创建行动学习培训基地和应用推广教学点,全市党员的“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的思想行动自觉显著提升。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邓婉玲(右二)调研城市社区党建工作

 

服务大局显担当

党委有号召,组织有行动。全市组织系统坚持发挥组织优势,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聚焦脱贫攻坚这场“大战”,先后选派两批次共3800多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投身一线,深入实施“头羊计划”,实现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培训全覆盖。大力推行“六动发展”模式,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74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5万元以上。市委组织部定点联系的平桂区鹅塘镇大明土瑶村实现一步跨千年的沧桑巨变。聚焦疫情防控这场“大考”,组建7个“寿城战疫专班”全脱产进驻社区,成立基层综合应急救援先锋队821支,组织3.5万多名党员干部参与疫情防控,动员9万多名党员自愿捐款530多万元用于抗疫,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聚焦全力东融这个“大事”,积极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选派57名工业振兴特派员到企业园区开展服务,选派专业干部赴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开展定点招商,引进项目316个,助力贺州跑出东融“加速度”。

△寿城战疫专班人员向市民宣传疫情防控措施

 

擎旗奋进践使命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有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事业为上,以对党忠诚选忠诚于党的人,以事业为上选担当干事的人,大力选拔“四有四勇”干部、建设“五强五好”领导班子。聚焦“四个一线”,注重实干实绩,选配干部2360人次,晋升职级3039人次,“七个重”的选人用人导向日益旗帜鲜明。坚持严管厚爱,强化激励担当,先后出台23条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措施,构建“1+9”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政策体系,打造贯通选人用人、培养锻炼、考核奖励、松绑减负、关心关爱的完整制度链条,全市上下时不我待促发展的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坚持专业人做专业事,突出专业事由专业人做,以做好两次市县乡集中换届为契机,紧紧围绕县乡功能定位,注重选拔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素养扎实的干部,大力选拔一批担当作为、善作善成的“猛将”“闯将”“干将”,全力打造让党放心、让群众有信心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在新一届县(区)领导班子拟任人选中,平均年龄46岁,比换届前年轻2.6岁;新一届乡镇班子中,35岁以下341名,占51.05%,超出换届要求21个百分点,29名在脱贫攻坚、征地拆迁、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表现突出的乡镇副职直接提任乡镇长。换届信访率比上届同比下降11%,风清气正换届环境逐步形成。 

 

△贺州组工干部高唱《红色传奇》主题歌,奋进新时代

发挥优势强引领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全市组织系统坚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紧紧围绕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下足绣花工,使出磨刀功,扎实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全面提质争先。深入实施“寿城党旗红”三年攻坚行动、基层党建提质聚力攻坚行动,大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建立党委(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各领域党支部达标率达98.22%,发展党员较2016年增长8.3%,数量质量取得双提升。探索创新“书记问评”“城事联解”“一组双联”“三会一课”现场观摩指导机制,完成383个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实现转化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面增强。全面夯实基层基础保障,累计落实3亿多元资金完成57个乡镇“五小”项目、373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项目建设,村干部待遇报酬实现翻番。持续开展“党旗领航·助力脱贫”、电商扶贫等活动,全市两新组织累计投入资金3.53亿元,帮扶贫困群众26.8万人次。

△贺州市“寿城党旗红”三年攻坚行动启动大会

 

产才融合促发展

国以才立,业由才兴。全市组织系统高扬东融主旋律,围绕全力东融加快聚集各方面优秀人才,持续打造市校合作、人才飞地、柔性引才、双招双引“四列快车”,以新理念新模式开辟出产才融合新通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与深圳大学、暨南大学等10多所大湾区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人才合作交流,吸引68名专家人才到贺州开展柔性挂职、技术攻关、项目合作,建成13个“东融名师工作室”,6个“人才飞地”平台,成功举办四届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寿城行活动,吸引区内外500多名高层次人才集聚贺州共谋发展,世界长寿市金字招牌和寿城人才品牌享誉区内外。创新专项招才引智模式,全市设立人才专项编制135个,实施“贺州籍人才回归”工程等,有效缓解用人单位编制紧缺和专业型人才匮乏的双重难题。强化人才政策引导激励,市本级共出台人才政策41项,人才“引育用留管”全链条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领导干部经常联系服务人才制度,为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服务。“十三五”以来,共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1687人,建成“拎包入住”人才公寓2200多套,设立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子女入学、开办企业、申报科技项目等方面提供29项全方位服务,让人才在贺州安心创业、放手发展。

△贺州青年人才“学党史、践初心”主题活动现场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2021年,全市组织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折不扣落实落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担当实干,为贺州“十四五”赶超跨越、开创新局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上一篇:贺州市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
下一篇:“前浪”引路 “后浪”奔涌

版权所有 北京华财智达教育集团 京ICP备16053608号-6